[五四特辑]奋斗正青春—民革党员的抗疫日记
使命如山 万众“疫”心 逆行驰援 守一方安宁
去曲阜的前一天我和老公还谈论着,济宁在这次疫情中已经进入山东省决赛了,心里默念东营、济宁、菏泽一定要守住。3月31日凌晨02:47分电话铃声突然响起,我麻溜的起床(一般夜间不会有来电,一定是有急事),一看是单位内部电话,“是杨村吗?马上行动,总院区办公楼三楼集合,去曲阜支援疫情”。听到电话那边催促的声音,我给半睡半醒的老公说了一声:“我去曲阜支援疫情了,不惊动父母了,天亮你给他俩说一声,你们放心吧。”随后我匆匆忙忙就往医院奔去。
济宁凌晨的街道上静悄悄,我很快来到总院区,医院大门口停了好多大巴车,有等着人上车的,有拉满人缓缓开走的。我三步并做两步,一路急跑来到办公楼三楼。看到各科室急匆匆赶过来的认识的不认识的同事们,一会医务部谢主任和王副主任,点名编组,给大家宣布劳动纪律,传达领导的嘱托:干好自己工作,保护好自己,早日归来。
凌晨5:15我们到达曲阜颜庙停车场,等待分配任务。临时组长郭护士长说:我们去尼山镇各村庄支援,“快点出发”,“时间就是生命”,大家都知道,只有我们采样工作今早完成,才能更有利于开展下一步工作。到达尼山镇给每人发完防护物品,再分流到46个行政村。时间紧迫,大家开始与时间赛跑。我们一共56人,有些村庄人口多,一个村庄人口5000-6000人,大家顾不上睡眠不足而造成的头痛脑胀,一气干完才收工,回到曲阜吃晚饭,已经是晚上11点。
曲阜市的街道上没有了往日的喧哗,只见路上飞驰而过的120转运车和各路口忙碌的执勤人员。城市的路口停着特警车和公安执勤车,农村的路口土堆如山或者放置各种路障,感觉很凄凉,当时我们就一个念头,无论再苦再累,加油干,早筛查,早隔离,早治疗,疫情早日过去,大家早日恢复往日的正常生活。
第二天早上5点接到通知,我们其中一部分人要去支援曲阜师范大学,张护士长编组带队:“曲阜师范大学师生共20000多人,有一栋封控宿舍楼,一天内完成一轮全员核酸检测”,“我报名”“算我一个”“我也去”,立即编组38人,我们马不停蹄地来到曲师大。四月的校园应该很美吧,我是第一次来曲师大,没想到是带着特殊任务而来,严格遵守不扎堆、不聚集防控政策,无暇东顾了。
在曲师大14天期间,我们38人共完成了10轮全员核酸检测、4次抽检,共计200000余人次的任务。每天连续采样十多小时,每个小组平均做四千多人次,为了节省防护服,即使饥肠辘辘、口干舌燥也不敢吃一口饭、喝一口水,有的人嗓子哑得说不出话,有的人重复操作引发肩周炎,有的人口腔溃疡了,有的人牙周炎犯了,有的人在30℃那几天穿着防护服爬楼梯,汗流浃背,里外衣服都湿透……但始终没有一句抱怨,说过一句辛苦。
我们都心里始终铭记,我们是一院的职工,我们的工作作风代表着一院,我们的谈吐举止代表着一院,我们的心里刻着领导的嘱托,我们要用一院的工作精神去克服一切困难,我们坚信大家团结起来,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尽快战胜这一场疫情。
曲阜疫情,半月时间弹指之间,留给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,留给我们铭记于心的场景,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太多的感动。最近很喜欢的一首歌,也唱出了人们的心声:"等到疫情过后,我想四处走走,看山看水看花,看亲人朋友。等到疫情过后,我想四处走走,听雨听雪听海,听人潮汹涌。去做想做的事,去见想见的人,深深拥抱一次,将爱大声说出口......"
我们期待,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,疫情将止,会有花开,会有爱来。再来曲阜,一定是车辆川流不息、人群熙熙攘攘、校园书声琅琅、生机勃勃的曲阜!
--杨村 2022.4.21
心中有梦,眼里有光,与人民共命运,与时代同步伐,无论过去、现在还是未来,青春与祖国同在!
“青年者,人生之王,人生之春,人生之华也。”